跳到主要内容

道德经之白话译文及解析

写在前面

译文原则:简、朴、自然。一字一义、字之原义、全文贯通。

全文主旨:

有生于无。无为。

正文

道,可道,非常道;名,可名,非常名。

无名,天地之始;有名,万物之母。

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;常有欲,以观其儌。

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里探译文:

道,可知行,知行非永恒不变;名,可命名,命名非永恒不变。

天地万物之始,是无名;生天地万物者,是有名。

(可参考《道德经·四十章》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)

因此,持无欲状态,用以观无名的微妙变化;持有欲状态,用以观有名生万物的踪迹规律。

无名 和 有名都出于道,两者未分同在时称为玄,即【有】还未从【无】中生出的状态。

玄中包含无名和有名,是有无对立统一的结构。这玄之又玄运行不息,是一切微妙变化的门径。

(玄:有无未分同在的状态。妙:玄中【无中生有】的变化)

(玄,古字形为两根丝绳结束,类似8,类似太极阴阳重叠结构。无名和有名合在一起的玄,是无和有未分的状态)

里探评语:

人的一切认知都极具时空局限性,认知只在特定的时空中是正确的。

用无欲 和 有欲两种觉察方法。既观无,又观有;观无到有,观有生万物。这就是不断认识道的门径。
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
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

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

夫唯弗居,是以弗去。

里探译文:

天下之人都知道什么是喜欢,因为厌恶与之对照;都知道什么是善于,因为不善于与之对照。

有是从无中生来,难是是由易而成,长是由短显出,高是由下充盈而至,音是由多声和来,前是因后随之。

(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杂比曰音,单出曰声。”)

因此圣人以无为(来行事),以不言(来教化);

万物兴起则顺其自然,生养但不占有,培育但不恃能,功成但不自居。因为不居功,那么功便不消逝。

注释:

有,无之相生也;难,易之相成也;长,短之相形也;高,下之相盈也;音,声之相和也;先,后之相随也。

有、难、长、高、音、前分别由无、易、短、下、声、后生出。

有生于无,无在有中;音生于声和,音中有声。这是不完全可逆的。

有无相生,理解为对立统一相互转化是不成立的。有能生无,这是不存在的。

里探评语:

显性的东西是由隐形的东西生出。因此圣人治万物,要顺其自然,无为而为,不言而教。